内敛的格局态度,与户外亲密沟通的微环境,开放澄澈的视野,原始自然的材质,柔和微妙的光影变幻,空间的禅意便这样表达出来。




建筑是人对环境的适应,其中比较重要的事情是处理与阳光和空气的关系。大多数处于温带或寒冷气候地区的建筑会设计尽量大的面宽,充分采光的阳台,以开放地拥抱阳光,但在处于热带季风气候下阳光充足的越南,却对过于热情的阳光保持距离。
这种管式形态的建筑是越南普遍的传统住宅形态。面宽窄、进深长,同时会设置一个建筑内部的庭院。
这种管式住宅,一方面在平面上呈狭长形状以调节阳光,另一方面还包含垂直结构上的通风设计。新鲜空气从建筑底部的门窗进入内部庭院,热空气从顶部流出,从而形成连续对流的自然通风循环体系。
如此,内部庭院形成一个与户外交流的微气候。室内空间和自然亲密接触,而且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的可能性。实际上,中国的南方住宅中的“天井”也包含了类似的原理。人会对环境做出类似的适应,建筑设计表达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