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指制革生产在准备和鞣制阶段,即在湿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制革厂废水排放量大、pH值高、色度高、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铬、可溶性蛋白质、皮屑、悬浮物、丹宁、木质素、无机盐、油类、表面活性剂、染料以及树脂等。
印染废水主要来自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整理工段。生产工段的特点决定了印染废水具有“高浓度、高色度、高pH、难降解、多变化”五大特征。一般情况下,COD平均为800~2000 mg/L;色度有的甚至高达1000~2000倍;pH一般为10~13;BOD5/COD为2.5~0.4。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成分复杂,生物难降解物多,脱色困难等特点。
我国造纸业多采用草秆、木浆等作为造纸原料。制浆造纸生产一般有制浆、洗浆、漂白、造纸的工序组成。造纸工业制浆有碱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和机械法制浆。其废水根据制浆方法不同、原料不同、制浆得率不同、造纸品种不同及有无化学品回收,其污染物的发生与排放就有很大区别,但基本上都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及BOD、COD和部分有毒物质,通常仍采用物化和生物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造纸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造纸废水指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制浆蒸煮废液、洗涤废水、漂白废水与纸机白水等。造纸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
制革工业是目前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废水年排放非常大。制革废水指制革生产在准备和鞣制阶段,即在湿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制革厂废水排放量大、pH值高、色度高、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这种废水需要及时处理,不然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稠油废水经破乳、气浮/絮凝处理后仍含有大量可溶性有机物,须进一步处理方可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其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氧化法、生物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生物法因最为经济有效、对环境友好而成为废水处理的首选。前期开展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微电解-厌氧法等生物降解实验均不能实现出水COD≤50 mg/L,即使采用湿地法。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大多来自矿石采选、有色冶炼、电镀、机械制造等行业,该类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已经不需赘述, 处理此类废水目前常用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等)、物理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生物法。这几种方法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方面均各有优缺。
含油水体的来源很广,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工业、纺织、食品加工工业及海上运输业等,主要成分包括:轻碳氢化合物、重碳氢化合物、燃油、焦油、润滑油、脂肪油、蜡油脂、皂类等。众多的含油废水源导致了污水的种类和性质非常繁杂[1-3]。早在20世纪80年代,油脂废水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4]。
养猪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其水质和水量受到生产工艺季节及产品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须选择耐冲击负荷强的工艺。其废水属于可生化性一般的废水,常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的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效果稳定,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生物系统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代谢及吸附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以及无机污染物质。
印刷油墨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COD 可达20 g/L 左右,有的高达300 g/L),生物降解性很低,大多具有潜在毒性,是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直接排放会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目前我国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或者几种处理技术组合以强化处理效果,以上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