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656—2006 提出的COD 不大于60mg/L,NH3-N 不大于6 mg/L 的要求, 2009 年齐鲁乙烯污水处理场启动达标升级技术改造工程,将流砂过滤工艺引入污水深度处理中。与普通过滤相比,该装置具有占地省、施工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是保证污水达标排放的重要环节。
山西某制药厂属于混装制剂类制药企业,其生产废水中含有维生素类、抗生素类等多种原料药残余物、盐类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机物。此类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含盐量高,生化性很差,且为间歇性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1];其主要来源是生产车间排放废水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马铃薯淀粉废水是马铃薯淀粉以及相关淀粉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是食品工业中污染最严重的废水之一。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糖类、蛋白质等,因此造成了废水的COD、浊度和色度都很高[1],如果直接将废水排入水体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一方面,废水中的有机质会在自然发酵后释放出硫化氢、氨气等气体从而污染环境。
重庆江北化肥公司是以生产合成氨、尿素等化工产品的企业,年产合成氨10 万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氨废水,因原处理工艺处理能力差,抗冲击负荷不强,处理水达不到环境排放要求,它已成为公司生产环境问题的突出重点。为保证废水达标排放,现对原有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在原有主体构筑物和部分设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使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 一级标准[1]。
生物法处理生活污水方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技术,其中尤以活性污泥法应用最为普遍。但是,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污水排放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工艺在不增加基建投资和能耗的前提下,难以达到相关标准。研究[1- 3]表明,磁粉作用于生物体后,在生物体内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 磁粉的存在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有利。
对硝基苯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染料、农药、医药的中间体,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排放物。在自然界中较难降解,对人体和微生物的毒害性极大,并且其生物降解性差〔1〕。因此,对硝基苯胺的治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苯胺是一种公认的持久性有害污染物,由印染、焦化、医药等工业使用后排放到环境中。苯胺类化合物有“三致”作用,可生物降解性差。苯胺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1〕。因此研究有效处理苯胺废水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PU 合成革废水中含有DMF(二甲基甲酰胺),DMF 化学性质稳定,有毒性,化学式为(CH3)2NHCHO,DMF 在合成革生产上作为有机溶剂使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DMF 进入合成革废水中。因此,对PU 合成革废水的有效处理中必须考虑对DMF 的有效降解。而DMF 在生化等降解过程中,产物之一就是氨氮,因此,有效消除和降解氨氮将成为合成革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
我国不仅水资源缺乏而且水污染形势严峻,是世界13 个贫水国之一,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一条有效的节水途径。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能够明显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济宁三号煤矿是设计年产量500 万t 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配套建设规模为2×300 MW 电厂一座,为大用水终端,仅电厂采用地下深井水作为冷却补充水一项,夏季需用量为18 000 m3/d。
二甲醚(DME)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和新兴的清洁燃料,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其废水水质因生产工艺不同差异较大,相应的废水处理工艺也有所差别,国内研究文献较少。李尔炀等〔1〕作了采用工程菌处理高纯二甲醚生产废水的研究,用工程菌LEY7 处理二甲醚化工废水,工艺采用二级氧化,进水COD1 000 mg/L,处理后出水COD 在100 mg/L 以下,COD 去除率达到90%以上。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