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刚毕业时,装修房子有自己的想法,经常想买一些冷门的东西,然后跑到淘宝上去搜,在找好看的家居配件和装饰。
在慢慢学会形容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穷举了无数个形容、关键词翻了上百个页面之后,通常还是空手而归。
即使好不容易找到呢么一两款,不是样式不喜欢,就是需要海淘,价格还贵的惊人。
只得放弃。
但慢慢,有些小众的配饰越来越好买。
一开始是HAY在国内开店,随后淘宝上出现了很多仿品,价格也压到了可以接受的区间以内了。
而宜家在这一季推出了大量的金色小玩意儿,价格可能是我两年前看到的1/10。
建议你跟个风
FOLLOW THE WIND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跟风是最经济、最高效的做法。
同样我的商品,批量生产比私人定制要便宜,大批量生产比小批量生产更实惠。
成熟的技术也新技术要便宜。
选择大批量生产、技术成熟的产品,就会比找一些小众之选要省时、省力。
买的人多了,生产的厂家就多、售卖的商家也会多起来。
卖的人多了,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挑选起来都不费劲。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最优的选择就是看现在流行什么,我们就买什么。
例如北欧风,五年前还只是冒了个小头,能买到的东西特别有限,要添置个家具都只能去宜家。
但随着喜欢北欧风的人原来越多,这里的商机渐渐凸显出来,HAY、造作等品牌纷纷开店,淘宝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工厂店、海淘店,连仿品都一抓一大把。
想打造个北欧风,成本也就越来越低了。
网上的美图里那些物品,都在身边,随手可以够得。
跟风就没个性了?
NO PERSONALITY?
我们去商店里买衣服,其实不是看我们喜欢什么,而是品牌在卖什么。
品牌又是从时尚趋势里决定了他们的新品。
难道我们穿这些成衣品牌,就说明我们没有个性了吗?
个性并不是一定要有独一无二的东西,而是要从现有的选择里,跳出自己喜欢的。
即使一件衣服一样了,裤子、鞋、包、帽子也不一样,每个人都能穿出自己的风格。
每个人都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即使是精装房,每家每户摆放我的家具也不一样,每个空间的用处也会不一样。
这就足够个性了。
精装房被嫌弃,不是因为每家装修都一样,而是因为装修质量差,样式又比较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不会像时尚达人一样深谙穿搭之道,有几套干净得体可见人的衣服就好。
大白T恤牛仔裤运动鞋,谁还没几件呢是吧。
那为什么我们的家一定要像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们看齐呢?
一套大白墙木地板的屋子也可以是家呀!
跟大趋势,不追小潮流
CHOOSE A BIG TREND
所谓的小潮流,就是各类时尚博主、杂志都在谈论的热点——今夏流行这个啦,明年那个才是宠儿——比如前年去年一阵风似的小白鞋。
这种小趋势是给达人们玩儿的,过时特别快,商家赚的就是这笔快钱。
一旦跟不上前面几波,反而显得自己out了。
普通人倒没有必要跟这种转瞬即逝的东西。
什么年度流行色当属这类坑,衣服能一年一买,墙和家具很少人会一年一换,流行色可以做参考,也可以完全无视。
大潮流就像20年代的直筒裙、80年代的花裙子白凉鞋、90年代的健美裤一样,你想避开都难。比如现在的大潮流就是简单明快的北欧风,照着这样去装修买家具那是真不费事。
实在懒得动了,就像我们很多的客户那样,一次性到宜家把样板间往家里扛就好了。
(别管什么设计感不设计感的了,我们都只想要一个舒适能住的家,又不是人人都要上杂志封面)
逆流而上,想要实现什么老干部风、殖民地风、东南亚风的,那就真的只能花大精力、砸重金去寻找购买各类单品元素了。
而且即使花钱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
说白了,跟着时代审美的大浪潮,就像搭积木。
什么都是现成的、唾手可得的,也能拼出一个舒适实用的家。
预算充足又相信自己的品味
TAKE YOUR OWN PATH
小众的东西都是更贵的,也是有门槛的。
如果支付得起,或者真心喜欢,那就是个人的喜好选择。
另外,即使是预算充足,最好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
要不今天流行就追这个,明天流行就追那个,朝三暮四的,家里只是一堆流行元素的堆砌。
还不如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样子来得划算。